2023年6月5日是50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承德民革虹桥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在支部主委李永的带领下,虹桥8位民革党员来到位于天津市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参观学习。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0平米,建筑面积8万平米,展厅面积共约2.3万平方米,建筑主体3层局部4层,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包括:海洋自然展区、中华海洋文明展区、海洋互动展区、宣教中心区、海洋生态展区、高端合作及临时展览区。
从46亿年前的远古海洋,侏罗纪时期的“龙的时代”,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航海发现之旅”,到当代的“今日海洋”,“筑梦极地”、甚至还有“海洋天文”,将海洋的概念升华到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格局和全人类视角,太震撼人心了!
中华海洋文明展示中国沿海早已有人类活动。生活在海滨及岛屿上的海洋先民,靠海用海,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新石器时代,我国东部海滨及海岛从南到北都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贝丘遗址与沙丘遗址盛极一时。独木舟的使用拉开了近海捕捞和跨海交流的序幕。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保护环境,从虹桥做起!(梓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