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滦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双滦支部
[2015年01月2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承德市委员会
    为进一步了解双滦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环境,促进当地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实地查看、现场座谈等形式,走访调研了203家企业,对双滦区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摸底调研。
    一、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中小企业1267户,从业人员45000人,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9%、4%,2013年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产值117亿元,纳税10.7亿元,分别占总量的28%和66%;在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36家,创造增加值60亿元,占全区工业企业总量的50%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巨大。同时,随着非公经济发展壮大,我区民营经济逐步成为中小企业主角,截止11月份,全区民营企业990家,占各类中小企业的78%;同比增长3.53%,营业收入总额146亿元,同比增长16.24%,实现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5.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区扩大就业、壮大区财政收入、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我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式和主要问题
    在看到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进步的同时,从走访的203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看:203家企业中名无实企业51家,占总数的25%,已停产企业57家,占总数的28%,而生产企业95家,占总数的47%。
    从企业经营规模看:中型企业5家,其余均为小微企业。
    从企业目标规划看:仅有15家企业对未来三年有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大部分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并不明朗。
    从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看:仅有3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德厦建材、新新机电和滦宝公司),占生产企业总数的3%。仅有4家   企业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承德市本特顺达仪表有限公司、滦宝公司、德厦建材和大庙钎具制造有限公司。
    从大气污染方面看:装备制造企业没有大气污染,建材、矿山及原材料企业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耗较低,以粉尘污染为主,但程度不严重。
    总的来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部分企业经营理念较为陈旧,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做大做强的发展意识;大部分企业存在融资“瓶颈”,资金短缺,并依附于承钢生存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改投入不足,在人才、技术、装备、工艺、管理等方面比较滞后。这些问题都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一)“小、散、乱”现象较为严重,抗风险能力弱。
    走访的203家企业中,中型企业仅占3%,97%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偏小,存在断层,同时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占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50%,80 %左右的中小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生命非常短。同时,我区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不能充分利用园区的辐射作用,除与承钢合作企业外,企业发展孤立,缺少交流和合作,一些产业链上的企业没能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产业集群化不够,不能形成联合发展,实现共赢。
    (二)依附承钢生存企业比重较大,受承钢影响严重。
    我区中小企业中依附承钢生存的企业占绝大部分,由于对承钢的过分依赖,受承钢压缩产能、效益不好的连带影响,以及国内钢材市场的整体低迷,企业成交的订单额度也相应缩小,这部分企业利润普遍比往年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订单减少是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的三个主要原因。由于承钢在经营中的主导地位,这部分中小企业只是承钢的来料加工车间或劳务基地,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消除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相反,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价格不断下行,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非常小。
    (三)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在这203个中小企业中,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总体产品档次较低,在产业链分工体系中多处于技术初段,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在产品研发和技改上的投入严重不足,除极少数企业外,其他企业根本没有科研队伍和场所,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市场竞争优势。三是企业的品牌和转型升级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对商标品牌和名牌产品在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往往采用低质低价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也很难打开,市场话语权低。
    (四)融资瓶颈制约,企业资金严重不足。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区80%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主要源自于自有资金,12%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8%的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贷款难,我区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使得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门槛高,手续繁,额度低,期限短,品种少。二是抵押物少,中小企业贷款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按照现行政策,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资产。三是担保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且存在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的矛盾,而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多数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担保。
   (五)管理方式粗放,企业自身素质不高。
    一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老化,市场固定,缺少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远期规划,经营者素质普遍较低,只顾眼前利益,很难带领企业壮大发展。二是人才匮乏,由于中小企业福利、待遇、管理等多方面的制约,很难留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三是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区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对加快双滦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既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更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财力,保障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建设中小企业园,促进中小企业集约集群发展。
    一是针对我区中小企业“小、乱、杂”的现状,按照国家和省市总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聘请专业机构高质量制定全区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实现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从过去长期依靠粗放型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是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园,逐步增加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减少企业负担,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推进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并在聚集区中设立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通过租赁、合资购买等方式,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营造环境为切入点,以产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以京企及中疏企业外迁为契机,积极开展对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的力度,努力引进外地企业和资金参与我区中小企业发展。
    (二)以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服务体系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成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理顺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现象,建立中小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发展前景好、科技水平高的小微企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随时协调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组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站,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搭建一个产业规划、政策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技术服务、资金融通等综合服务的平台,由专人对中小微企业的前期手续跑办,将区内手续办理天数严格控制在35天内,并对建设、生产等进行全程“管家式”服务;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查处“三乱”,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的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
   (三)以发展信用担保,广泛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鼓励担保机构提高小型微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担保收费。同时吸纳民间资本注入担保机构,组建一批政府参与、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扩大担保额度。
    二是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培育更多的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区内3家小额贷款公司,把小微企业将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努力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新方法。政府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利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评选成长型中小企业,将优质的、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推荐给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区政府每年对为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率突出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加快实施“助保贷”、“网贷通”、“保函”等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业务。
四是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市场同时,要创造条件逐步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推行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小微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四)设立地企协作办公室,增强小企业生存活力。
    我区大多数中小企业与承钢存在合作关系,而对于这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只是承钢的来料加工车间或劳务基地,市场话语权极低,同时经常面临回款周期长等困境,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应探索设立地企协作办公室,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作用,可在投标、信用保证、流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帮扶中小企业与承钢搭建对接平台,在原材料供应、配件生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以承钢为依托,联合众多中小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引导承钢采购优先安排向本地中小企业购买原料或者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产品进入承钢的产业链或者采购系统,鼓励承钢将有关产品及零部件委托给中小企业生产,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而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区,使中小企业能与区内其他大企业建立协作对接机制、上下游产业原料供应价格调节机制、地企定期沟通机制等长效机制,互相通报有关情况,衔接重点工作,对接重点项目,解决工作难题,增进地企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上下游企业长期合作,形成长期的战略联盟,争取更多的订单,逐步使区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五)推进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置一定数额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提供无偿补贴、贷款贴息支持,鼓励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二是建立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项目库。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储备、技术发布和技术洽谈等工作,每年评选区本级科技项目,再此基础上筛选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并给与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有效减轻企业科技研发风险,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以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抓手,积极帮助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对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北省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企业,由区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培育和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
    (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由政府相关部门,带领企业“走出去”,到各大专院校及人才市场招收相关人才,依托各大重点项目,“引进来”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抓紧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并保障实施落实工作,使更多的人才落户我区;围绕企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采取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互助和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将企业家培养纳入全区企业干部培训计划,组织企业家参加有针对性的理论和管理培训,逐步建立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库和交流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推荐、交流和管理等服务;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引导企业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统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
    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尤其是要做好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动态统计分析,抓好生产经营运行监测,以便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围绕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使用和反馈等关键环节,发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提供方便。鼓励有条件中小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试点,为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开发成本创造条件。